2018年繁荣富强的祖国母亲,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老兵。四川省资阳市为了响应国家政策,深入基层派遣多个工作组,寻找在各个乡镇隐藏的革命老兵。对这些老兵不仅要进行信息收集,核实,还要对他们的身份进行严格的验证,然后给他们建立完备的档案信息。当他们档案建立完成之后,就能够收到由国家派发的津贴。
一听到国家要登记很多有当兵经验的老兵,立刻就来到了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老君村村委会。那是11月下旬,四川省资阳市副局长孙涛坐镇带着工作小组一直忙到了下午,总算是告一段落了。就当他们以为所有老兵的信息都已经收集完成,准备喝口水离开时。
一辆三轮车载着一位94岁的老人,慢悠悠地从三轮车上下来。
“这不是张大爷吗?他来凑什么热闹。”
“张大爷,你误会了,今天是来调查老兵的,不是村委会开会。”
“我知道,我也是一位老兵,我也是来登记信息的。”
“张大爷,您啥时候当的兵?”
也不怪村民们会这样问他,张良荣确实已经在四川省老君村生活了60多年了。
如今已经90多岁的他平时话也不多,不爱跟大家闲聊,是大家公认的怪老头。
张良荣没说什么话,低着头将一个布袋子递给了负责人孙涛。孙涛看着腿脚不便的张良荣,赶忙接住了他手里的布袋,然后请他坐下来。
老张头坐了下来把布袋打开,这才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。让孙涛震惊的是,这个普普通通的布袋子里面居然装着大大小小11枚军功章,还有三枚居然是特等军功章。这位姗姗来迟的老人可不简单!他究竟是谁,这60多年,他又为什么愿意隐姓埋名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?
张良荣其实是四川资阳生人,他是一个非常有爱国气概的人。在他还是个青少年的时候,抗日战争爆发了,看着日本人在我们的国土上无恶不作。四川作为中国的后方,地理位置极其重要,为了救亡图存,也为了让他们看看我们中华儿女不是好惹的。大批四川汉子扛着枪就上了战场,后来有大数据统计四川作为大后方,是全国参战人数最多的一个地区,而川军依靠骁勇善战的名气打出了士气。
张良荣的大哥早早地就加入了抗日斗争中。在宝山战役中,他的大哥被敌人打瞎了一只眼睛,还不幸与部队失去了联络。战争时期失去联络,大抵就是战死沙场了。受了大哥的感染,张良荣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。他想像哥哥那样,成为一名军人。也想要走上战场,为自己的哥哥亲手血刃敌人。
张良荣的哥哥走了之后,他并没有如愿,立即走上战场。作为家中的小儿子,他负担了为家中传宗接代的任务。所以他的父母百般阻挠,希望他能留下来,不希望张家绝后。
出于体谅父母的心理,张良荣留了下来。
1948年年初留下来的张良荣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。带着采摘好的山货到集市上售卖,但不知道从哪儿冲出来了四个民国兵。虽然是同胞,但这四个民国兵还是对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下了手。抢走他们的货物不说,还对着那些苦苦求饶的老百姓拳打脚踢。
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。虽然张良荣没有读过多少书,但这个道理他还是深深地刻在心底。如今同胞欺凌同胞,还是在这种外敌入侵的时刻。他下定决心要去参军,要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,而不是只知道对弱小者下手的国民军。
张良荣挥泪告别自己的父母,他跋山涉水从四川跑到河南终于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。晋冀鲁豫野战军四中11旅收留了他,他成为了刘邓首长军中的一名战士。晚年的张良荣每次想起当年参军那一幕,都还会感动得涕泪横流。
1948年11月,淮海战役正式打响了,他作为三大战役中最为惨烈,歼敌人数最多的战役,在历史上留下了最为隆重的痕迹。
淮海战役中,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召集了80余万人的部队,联合对抗60万国民党军。三大战役的胜负决定了,整个战场的走向。
张良荣还是个新兵蛋子,但他一点都不害怕,还想趁着这场战役大显身手。
战争开始之后,栗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将国民党的黄百韬兵团团团围住。蒋介石一看这个阵仗就害怕了,为了解救被围困的黄百韬兵团,蒋介石抽调了12兵团从西南方向迅速突围,希望能够将黄百韬兵团从这个困局中解救出来。
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栗裕看准了蒋介石的小心思,于是联系刘邓首长,希望抽借他们的中原野战军。在12兵团的必经之路,子南坪集一线,一把将他们抓住。
刘邓首长派出了张良任所在的四纵11旅,去完成这个光荣的阻击任务。正是这场战役,让新兵蛋子张良荣在战场上大放异彩。
国民党12兵团的将领是赫赫有名的黄维,这个人非常有本事,即便在内战非常严重的国民党军队内部,他也是个人色彩极其浓烈的一个人。他握在手里的这只12兵团不仅是一只全美械部队,无论是坦克还是兵炮,都是国际上最顶尖的配备。
4纵11旅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,自然是损失惨重,战役才刚刚开打第一天。张良荣所在的连队就被打到只剩下几十个人了。这样硬碰硬可不是办法,陈赓司令员当即决定改变战术不能再打伏击了,组织一个反坦克小队吧。
因为没剩几个人了,所以张良荣自告奋勇地当上了班长。他想要率领剩下的将士们,在反坦克小分队中立下头等功。为此,他们精心规划了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。他们先是埋伏在黄维兵团北上的必经之路,然后分配好了火力,就打算等敌人经过之时炸他个出其不意。
他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,所以一马当先地冲在前面靠自己的莽劲儿,一个人炸毁了敌人的三辆坦克。在他和战友的共同努力下,敌军的坦克部队瘫痪了。他为前线将士争取到了,包围黄维兵团的最好时机。
战后张良荣一战成名,不仅拿到了特等功的奖章。还成了积极的学习分子,英雄楷模。
淮海战役结束之后,渡江战役打响。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,被改编为第三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。
而张良荣所在的四纵,也被改编成了第14军,驻扎在安庆一带。
淮海战役打赢之后,国民党败局已定。因此,解放军想做的事情只有一件,就是如何将不必要的牺牲降到最低。
为了用最小的火力打赢渡江战役,军首长想出了一个办法。他想要成立一支300人的渡江先遣队,在大部队抵达之前搜集敌情。
听说要成立渡江先遣队的消息之后,张良荣想都没想就报了名,因为他有在战场上卓越的表现,他顺利达成所愿。
4月6日,张良荣和三百多名身经百战的战士们组成的渡江先遣队,在夜幕笼罩下,乘坐15条木船偷渡到了南岸。
他们本以为能够顺利通过,却没想到刚刚走到江心一片,就被敌军发现了。
为了保全自己保留战斗力,张量荣大吼一声“跳下去。”就带头跳入了冰冷的江水之中。然后他作为领头的人带着剩余的将士们,趁乱游到了对岸,击溃了南岸守敌。
抵达南岸之后,张良荣有条不紊地与皖南地区的地下组织和游击队,以渡江先遣队的名义取得了联系。取得组织信任之后,他在此后14天的时间内,向“两岸”传递宝贵的情报信息,确保渡江战役顺利进行。
渡江战役之后,张良荣又拿到了一枚特等功军功章。还被授予“人民功臣”的荣誉称号。虽然他当兵的时间不长,但大家对他的能力却都非常认可。
转眼就到了1949年10月1日。国民党惨败,新中国成立。本该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,但越是这样的时候就越是危险。西南地区还有一部分国民党余孽,想要趁乱搅局。他们与西南地区的土匪勾结,烧杀抢掠无恶不作。共产党自然不愿意百姓生活在这样的水深火热之中,于是开启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剿匪行动。
张良荣看到自己的家乡被土匪搅得不得安宁,作为刘邓大军的一员,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回到家乡,帮助那些弱小的人民。
但回到家乡之后,张良荣发现这场剿匪作战他们遇到大麻烦了。西南地区多山地林地,解放军部队时常会出现补给问题。这个问题不解决,战线就会不断拉长。将士们吃不了饱饭, 哪来的力气打仗?
于是,张良荣决定带着全班将士,边打仗边开荒。虽然播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但他们还在开垦荒地的过程中,挖到了二战时期留下的地雷。但他一边打仗,一边种粮食的这个决心和思维。也成功解决了西南部队的补给问题。
张量荣在大西南剿匪的那五年,什么苦都吃了。没有粮食就挖野菜,开垦荒地还要看着自己亲如手足的兄弟,被地雷炸的丢胳膊少腿。
正因为如此艰苦,他还是坚持了下来。剿匪结束后,部队再次为他颁布特等功奖章。
1955年国家形势一片大好, 解放军进行裁员。荣立三次特等功的张良荣响应,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号召,主动复员回到了四川资阳。
回到家乡之后,他成为了丹山镇供销社酒厂工人。后来,国家遭遇三年粮食危机,深明大义的张良荣,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组织为他安排的公务员工作。选择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老君村,继续当一名朴实无华的老农民。
回到老君村之后,他认识了一个水汪汪的姑娘。这姑娘对话不多的张良荣非常感兴趣,执意要嫁给他。
在结婚后才发现,张良荣身上因为战火留下的道道伤疤。但低调的他,希望妻子能够帮他保留曾经那些光辉岁月,他不想哗众取宠。
所以此后六十年,他从未提过那段峥嵘岁月。直到2018年工作人员上门普查,他才再次拿出之前的军功章。
“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们才是真正的功臣。”
这也许就是张量荣,不愿意讲起自己的那段经历的重要原因吧。他在战场上,看到了太多的生死,早就看淡了,名利金钱。不是他深藏功与名,而是功与名与他都无意义。
像他这样高洁的老兵,理应成为我们心中圣洁的存在。
发布于:天津市